售完不補
這個題目看來很違和。蔡英文總統才剛在年關記者會上,展現驚人的自傲,傳播鼓吹她在做前人不敢做,做不到的「改造」,列車才剛起動,所以民調低是必定的代價。
如許一個自認超出歷任當局的總統,背起改革十字架的英雄,怎麼可能不尋求蟬聯?
可是,國家元首良好到極致的自我感受,明顯與外在的幾個奇異現象不相等。我們掛心蔡總統的狀態,更掛念政局成長,究竟這些都攸關國人好處,是以有需要為文提示。
第一,這一年來,提出蔡總統民調愈來愈低,並且「中南部民進黨支持者多半不再挺蔡」的說法,多半出自被視為親綠的智庫或機構。
且用詞之重,批評之深,不免讓人疑惑:如果是「本身人」,有需要撲打(而非敦促)至此嗎?
例如,台灣民意基金會發布民調,以第一年在朝民調平均值51.65%,蔡英文僅35.5%,「可看出蔡英文不再是一個受人民愛戴的總統」。
又有不簽字所謂「綠營內部民調」,直指蔡英文南部不滿意度飆至接近六成,在藍營疲軟的情形下,這幾波劍指蔡英文的民調,委實透著奇異。
第二,這些民調都一向強調,賴清德的民調比蔡英文高,連帶的效應是,其他色采中性的民調,也逐步習慣把「閣揆民調高於元首」當做標題。
筆震社論在賴清德出線組閣時,曾預言「賴清德將讓蔡英文成為過渡性人物」,如今看來,很有幾分警世寓言意味。
如許長期下來,綠營內部輿論權勢,有慢慢「朝向閣揆傾斜」的趨勢。
例如比來親綠民嘴起事,要勞動部長林美珠下台,因為勞動部在歲末發布與政策方向相反的民調,被認為在拆閣揆的台。
問題是,林美珠是總統表姐,屬皇親國戚,卻如許不給體面,不克不及等閒視之。
第三,蔡英文雖然自認鼎新,但除了極少數邏輯奇異挺蔡的奇異言論外,一般輿論都嚴酷針砭,認為蔡英文的「改革」做很多,並不代表做得對。
就連一向被視為挺蔡的《自由時報》評論,也以極為隱晦的體例,點出治國藍圖不明、單線領導惹議的蔡英文本人就是問題所在。
綠營大老林濁水就反問,當初各項鼎新民調支撐度都非常高,所有的人都認為只要好好鼎新,就會站在民眾多數那邊,總統機遇超好,「怎麼會獨獨總統一小我觀念相反?」
筆者曾指出,蔡英文的年金鼎新,用心不正,手段粗暴,這樣的鼎新只會留下恨意與歹意,應為問題答案。
從親綠機構民調的鋪陳,到名嘴輿論逐步不假辭色,且朝向賴清德傾斜的趨向日漸分明,蔡英文確切有步向當年英國輔弼柴契爾夫人模式的跡象。
一九九○年,柴契爾夫人欲追求連任,卻因歐洲統合問題引發黨內不合,稅制鼎新又不得民氣,黨內有人挑戰,柴契爾夫人一開始雖對峙參選,但仍不敵民意而宣佈退選。
會嗎?蔡總統會走向柴契爾夫人的模式,被迫不追求蟬聯嗎?
她本人的意志卻是相當果斷,在年終記者會她說,每次改造碰到堅苦,或是阻礙的時辰,晚上回抵家裡,也會反覆地想,她真的要再對峙下去嗎?「每次想,我的答案都一樣,我一定要對峙下去,這些事必然要做。」
支持蔡總統的人應該可以定心,她看起來是會對峙下去的。那麼,方才提的那些奇特現象是不是會延續,又是另外一波有趣的觀察核心。
只是,隨著時候愈來愈接近下次總統大選,該嚴重的,該當不會是在野黨了。
___________
Yahoo奇摩新聞迎接您投稿!對於這個社會大小事有話想說?迎接各界好手來發聲!用文字表達你的概念。投稿去—–>https://goo.gl/iy5TCA
![](https://imageproxy.pixnet.cc/imgproxy?url=https://s.yimg.com/g/images/spaceball.gif)
文章來自: https://tw.news.yahoo.com/%E3%80%90%E5%91%A8%E5%8B%87%E5%A4%AB%E8%A7%80%E9%BB%9E%E3%80%91%E8%94%A1%E特惠價